首页 - 玩乐 > 中国陶瓷在千年炉火淬炼中锻造品牌

中国陶瓷在千年炉火淬炼中锻造品牌

发布于:2020-09-11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青色温润、晶莹剔透、如玉似冰……在日前开幕的第二十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上,华光国瓷展台上一件件精美瓷具,引来现场观众啧啧称赞。

尽管标价从几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结算台前早已挤满了人。“这是华光品牌的魅力。”山东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同强说。

很难想象,华光前身是一家以生产豆腐乳坛子为主的企业。后来转型做日用陶瓷,走上了为国外贴牌代工的道路,仅咖啡杯一年向美国出口8000万只。“人们熟知的雀巢咖啡杯生产商便是华光,一个杯子出口的售价仅为2元,利润十分微薄。”苏同强逐渐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给别人打工。

要打品牌,先得攻克材料难关。华光集中力量研制开发矿物质骨质瓷,热稳定性、强度、透光度等指标大幅超越传统骨质瓷。此后,他们相继研发出抗菌瓷、华青瓷、华玉瓷等新材质,特别是华青瓷的研制成功,改变了千年青瓷惯常只用釉面体现青色的制作工艺。自此,华光国瓷跻身于全国乃至全球高端瓷器品牌行列。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最早印象便是瓷器,鼎盛时期的制陶工艺为世界所推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说,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陶瓷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流向世界各地,成为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特殊文化符号。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陶瓷地位在世界上一落千丈,材质、工艺、设备与国外差距拉大。苏同强说:“在国外,当代中国陶瓷一度沦为地摊货,即便在商场能看到,也是贴着国外的牌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陶瓷产业奋起直追,企业转制、自主创新、调整结构、腾笼换鸟……一系列产业升级举措,让中国陶瓷品牌加速崛起。

在中国北方陶瓷主产区淄博,这里的陶瓷素来被冠以“当代国窑”之称。但多年来的粗放发展,让这个产业一度被打上能耗高、档次低、污染重的烙印。淄博市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这一古老产业,加速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推动陶瓷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没有品牌就没有附加值。”在第二十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展出的水晶玉瓷、鲁青瓷等产品吸引了不少客商。公司董事长卢德国说,中国陶瓷目前与国外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牌建设上,以至于差不多材质的产品价格悬殊。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謦……”卢德国向客商介绍着他们独有的鲁青瓷,其烧制工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泰山瓷业在传承烧制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更适合现代社会审美和使用的产品。以鲁青瓷为引领,“泰山”品牌瓷器受到市场欢迎。

锻造品牌、磨砺品质,已经成为中国陶瓷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来自深圳的国瓷永丰源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加盟事业部总监杨利松说,国瓷永丰源发轫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传承至第五代,他们从家庭作坊起步,后来成立企业做出口贸易,2007年开始发展国内市场做品牌。

国瓷永丰源引进德国陶瓷自动化技术,吸收英国品牌文化,招纳国内外顶尖专家组成创新和研发团队,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典雅时尚的西方元素融合,设计出广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陶瓷产品。

经过多年市场培育,目前国瓷永丰源的家用陶瓷售价一般在3000元到5000元,依然十分畅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把平时售价为5380元的31件套瓷器套装以1980元的优惠价售卖,一共卖出了3万多件。”杨利松说,靠着坚守和创新积累起的品牌美誉度,预计今年企业业绩将增长30%-40%。

据悉,第二十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以“多元赋能、品质再造”为主题,于9月6日开幕,展期为9月6日-9月13日,会期由以往的4天延长到8天。本届陶博会主会场专门设立“齐品·淄博”展区,25家“齐品·淄博”企业参展,涵盖了陶瓷、纺织、丝绸等多个日用消费品门类。“齐品·淄博”文创品牌,是淄博市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推进落实淄博“文化赋能行动”打造的官方品牌,旨在通过平台思维建设形成淄博特色文创产业集中展示交易一体化平台,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拓宽文化企业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快提升淄博优质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 陈国峰)

相关文章